摘要
(相关资料图)
2023年7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录得49.3%,环比回升0.3pct;官方非制造业PMI录得51.5%,环比回落1.7pct;综合PMI产出指数51.1%,环比下降1.2个百分点。7月制造业PMI保持小幅回升态势,内需订单改善是主要推力;非制造业中,淡季效应加剧叠加地产拖累,建筑业、服务业景气双双下行。
1、制造业PMI:温和修复,积极信号增多
(1)供货商配送时间:环比略升0.1pct至50.5%,基本持平。7月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小幅上行0.1pct,处于同期中性水平,拖累PMI约0.02pct。
(2)新订单:订单回暖,内需改善是主因。新订单分项环比上升0.9pct至49.5%,为今年4月以来最好表现,考虑到出口订单回落,上行主要由内需改善带动,尤其是上游钢铁、有色、石油燃料加工等基础材料业。
(3)生产:生产趋稳运行。7月生产分项小幅回落0.1pct至50.2%,未再进一步上冲,不过上游材料业生产改善幅度较大,自3月以来首度回到扩张区间。
(4)外贸:景气收缩加剧。新出口、进口环比-0.1pct、-0.2pct,据中采披露调查企业反映海外订单减少导致需求不足仍是主要困难。
(5)库存:产成品去库放缓。7月产成品库存去化减速,或与生产持续扩张有关;而原材料去库放缓,主要与采购补库加速、但生产节奏并未进一步将加快有关,材料库存环比相对上升。
(6)价格:预期与需求提振,价格加速回升。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+7.4pct、+4.7pct至52.4%、48.6%,价格止跌趋稳回升,与预期好转、大宗涨价支撑成本、需求修复加快有关,上游向下游的价格传导较为通畅。
2、非制造业:扩张放缓,但预期保持乐观
(1)服务业:服务业PMI环比-1.3pct至51.5%,扩张继续放缓。其中新订单继续下滑,但销售价格上涨,与暑期消费热度、旅游服务业涨价等有关。
(2)建筑业:建筑业PMI环比-4.5pct至51.2%,为近两年最低点。7月高温雨季扰动环比增多,拖累施工进度。同时新订单进一步收缩,持平去年5月,为年内新低,增量拉动不足。但宏观政策发力下,预期指数小幅抬升。
整体而言,7月PMI数据反映需求呈现温和修复,基本面或开始走出磨底阶段。尤其价格上行、新订单回暖且外贸订单下滑、上游基础材料业经营改善,暗示内需回升的幅度更大、下游补库需求向好,释放出基本面底部企稳的积极信号。另一方面,新订单分项尚未摆脱景气收缩区间,生产继续上冲动能略显不足,说明目前的修复节奏偏温和、基础尚需要巩固。就8月而言,逆周期调控发力可期(如房地产、基建资金),PMI数据或逐步走出磨底阶段,仍有继续回升的空间。
风险提示:房地产调控放松力度超预期,扰动债市情绪
目录
正文
2023年7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录得49.3%,环比回升0.3pct;官方非制造业PMI录得51.5%,环比回落1.7pct;综合PMI产出指数51.1%,环比下降1.2个百分点。7月制造业PMI保持小幅回升态势,内需订单改善是主要推力;非制造业中,淡季效应加剧叠加地产拖累,建筑业、服务业景气双双下行。
按照PMI构成权重计算,7月新订单带动PMI回升0.27pct,生产、从业人员、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均小幅波动,分别拖累PMI约0.02pct。此外,宏观发力预期走强,企业采购积极性抬升,带动原材料库存上行,并拉动PMI上行约0.1pct。
一
制造业PMI:温和修复,积极信号在增多
(一)供需:内需加速回暖,生产扩张放缓
7月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环比上升0.1pct至50.5%,变动不大。4月以来,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基本持稳,处于同期中性水平。7月指数上行,意味着配送时间缩短、配送需求未有显著上行。
新订单回升,内需改善是主要支撑。7月新订单分项环比上升0.9pct至49.5%,为今年4月以来最好表现,往年同期多为回落。据中国采购与物流联合会披露(以下简称“中采”)披露,7月国内需求回升向好,但行业分化较大:中下游的电气机械、通用设备、服装等需求放缓,主因高温多雨天气工厂作业放缓、居民出行下降;而上游材料恢复较好的包括:钢铁、有色冶炼、石油及燃料加工业等,主要受预期向好、旺季效应等因素提振。此外,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超过60%,结合外贸订单下行来看,或是外需拖累更大,判断7月国内订单实际上行幅度大概率超过新订单整体(+0.9pct),内需有明显改善。
从业人员分项继续下滑,就业收缩压力仍大。7月从业人员环比下降0.1pct至48.1%,连续6个月下滑,就业景气持续收缩,仍待政策发力。
生产趋稳运行。7月生产分项环比下降0.1pct至50.2%,整体仍高于订单指数,但进一步上冲的动力不足。而订单加速改善、生产持稳,导致7月在手订单指数小幅升0.2pct至45.4%。
行业视角,上游基础材料业生产改善幅度更显著。中采数据显示,各行业生产协同稳定运行,消费制造业、装备制造业、高技术制造业生产虽有小幅回落,但仍保持在50%上方;而上游基础材料业生产大幅上行4pct,自3月之后再度回到扩张区间。
宏观政策发力下,企业经营预期回升。7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环比+1.7pct至55.1%,为二季度以来最高。历史上,经营预期总是与新订单表现相符,7月订单需求改善或亦提振信心。
(二)外贸:外需拖累继续扩大
7月新出口订单环比-0.1pct至46.3%。该指数景气度也为2018年以来同期低点,符合季节性。欧美制造业景气下行,据统计局披露,调查中一些企业反映海外订单减少、需求不足仍为主要困难。此外,进口环比下行0.2pct至46.8%,生产待进一步提振,进口需求亦低位徘徊。
(三)库存:产成品去库放缓
7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上行0.2pct至46.3%;原材料库存环比+0.8pct至48.2%。一是,产成品去库在经历加速之后、略有减速,可能与生产持续保持扩张有关,而实际需求消化库存节奏相对偏慢。二是,7月采购量分项环比+0.6pct,采购补库提速,而生产小幅回落,造成材料库存相对上升。
(四)价格:预期与需求提振,价格加速回升
原材料涨价范围扩大。7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环比上行7.4pct至52.4%,回到扩张区间;出厂价格环比上升4.7pct至48.6%,产品端价格跌势收敛。此外,出厂价格与PPI环比走势趋同,暗示7月工业环比跌势可能收敛。价格止跌趋稳回升,一是预期好转,或提振涨价行情;二是大宗商品价格在7月有所上升,存在成本支撑效应;三则反映需求修复或在加快,因而涨价效应自上游向下游的传导也较为通畅。
二
非制造业PMI:扩张放缓,但预期保持乐观
7月非制造业PMI为51.5%,环比下降1.7pct,连续4个月下降。服务业、建筑业PMI连续四个月扩张放缓,其中增量需求继续收缩,存在淡季效应扰动。
服务业PMI环比回落1.3pct至51.5%,扩张放缓。其中,服务业新订单下滑至48.4%,增量需求进一步下滑;但销售价格环比上涨49.3%,或与暑期消费热度上升、旅游服务业涨价范围扩大有关。
建筑业PMI环比下降4.5pct至51.2%,为近两年最低点。7月高温雨季天气,加之房地产项目拖累,建筑业施工进度明显放缓,这也与7月高频价格指征一致。分项上,新订单收缩至46.3%,持平去年5月、为今年以来新低,增量拉动亦有不足。但活动预期小幅抬升,主要与宏观政策发力有关,企业对投资需求前景保持乐观。
总结看,非制造业景气度延续回落,主要与淡季效应增强、房地产拖累有关。7月高温雨季环比6月增多,放大建筑业淡季效应,但新订单收缩也在加剧,说明建筑业增量项目不足、基建发力或缺乏后劲;再如尽管暑期消费热度升温,但服务业PMI继续回落,统计局披露“除房地产之外的其他服务业经营预期指数均在景气区间”,说明地产销售与房企投资弱势的拖累在7月依然突出。
整体而言,7月PMI数据反映需求呈现温和修复,基本面或开始走出磨底阶段。尤其价格上行、新订单回暖且外贸订单下滑、上游基础材料业经营改善,暗示内需回升的幅度更大、下游补库需求向好,释放出基本面底部企稳的积极信号。另一方面,新订单分项尚未摆脱景气收缩区间,生产继续上冲动能略显不足,说明目前的修复节奏偏温和、基础尚需要巩固。就8月而言,逆周期调控发力可期(如房地产、基建资金),PMI数据或逐步走出磨底阶段,仍有继续回升的空间。
三
风险提示
房地产调控放松力度超预期,扰动债市情绪。
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7月31日发布的报告《逐步走出“磨底期”——7 月 PMI 数据点评》
本文源自:券商研报精选